智能高压电网

发布时间:

2022/10/17 21:06

我国已经进入电力发展的新时期,电网侧需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步提升发展建设。新能源发展迎来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也带来了电力系统的诸多挑战。新型电力系统为此做出变革,变革内容为增加储能投入、提升电力系统保护能力、智能化改革以及电力市场化改革。电网投资将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投资聚焦特高压和电网智能化。

据悉,特高压输电工程可分为特高压交流和特高压直流。特高压直流的应用场景主要是点对点长距离传输、海底电缆、大电网联接与隔绝等;而特高压交流的应用场景主要是构成交流环网和短距离传输。特高压相关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电源控制端、中游的特高压传输线路与设备、下游的配电设备。其高压线路与设备是特高压建设的主体,可进一步分为交/直流特高压设备、缆线和铁塔、绝缘器件、智能电网等。

电网投资将进入新的成长阶段,投资聚焦特高压和电网智能化。电网投资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方面,长期来看电力投资总额由电力需求、经济发展状况推动,全社会用电量随经济增长稳定上升,我们根据电力弹性系数测算,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可以达到10.1亿万千瓦时;短期来看,电力投资具有逆周期调节的作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投资促进经济回暖。内部因素方面,国网和南网投资能力随经济回暖以及全社会用电量上升而不断提升,电力系统厂网分离增加招投标有效性,推进电力成本下降。我们预计2022年电网投资为5446亿,2025年投资额为6671亿,投资聚焦特高压和电网智能化。

我国能源资源与需求呈现空间逆向分布。指出,电力供需矛盾提升特高压电网需求,政策推动电网企业加速建设特高压电网。电力供需矛盾提升特高压电网需求,一方面,西部新能源电力远距离输送需求不断增加,特高压直流建设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部分东部地区供电紧张情况较为严重,加快建设特高压交流电网有利于缓解供电紧张情况、促进新能源消纳。

,,敷设智能电网》光大证券,,,

电网方面,特高压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措施,下半年相关项目的核准建设加快,和的行动方案也显示,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是建设重点,相关输变电设备的需求也有望增加。

同时,从电网系统建设转型与电力设备采购升级两个维度来看,中短期需依靠电源投资满足终端的用电需求;依靠特高压等项目进行远距离电力的输送;依靠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的投资来缓解新能源发电的波动对电网的冲击;依托智能化来对冲分布式影响下的系统波动和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长期则需持续加码电网整体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

在电网侧,通过虚拟电厂聚合、柔性潮流控制、主配网无功协同、潮流优化等手段,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效能。一方面,加快构建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主心骨、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的坚强大受端特高压网架格局,提升电网设备承载能力,提升外来电受入可靠性。另一方面,加快建成智能坚强配电网,满足各类分布式能源等接入。有序推进园区、社区光储充一体化,形成分布式新能源就近并网、就地消纳的利用模式。

投资建议:储能方面,建议关注宁德时代、、、、;特高压方面,建议关注思源电气、平高电气、特变电工、中国西电;配电网智能化方面,建议关注国电南瑞、气。

期间,重点建设内容包括三大方面:(1)加大配网建设;(2)提升电网环节智能化水平;(3)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节奏。明确投资的主要方向包括电网的智能化与数字化、特高压建设及柔性输电技术、储能和配网智能化四部分,均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构成。

15日,在国网青海超高压公司智能运检管控中心监控大厅,电网运行人员通过全景化智能运检系统监测青海电网主网运行情况。全景化智能运检系统是青海数字电网建设的一个应用成果。

在新能源大力发展背景下,叠加新能源大范围消纳、负荷结构变化等问题,特高压电网持续迎来增量需求。特高压工程仍是电网公司的投资重点。

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

推进电网建设改造与智能化应用,忧化东送、三蛟水电沿江输电通逆建设,开展区域大容量柔性输电、区域智慧能源网等关续技术攻关,支持安骸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

此外,随着我国加快智能电网、数字电网建设,电网连接功能需求与日俱增,为满足电网间的连接需求,包括特高压工程在内的电力能源网建设亦将对OPGW光电复合缆、OPPC、ADSS以及普通光缆带来一定的增量。电网细分市场将是光纤光缆行业添彩的又一领域。

特高压电网指的是以1000KV输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超高压输电网、高压输电网以及特高压直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和配电网构成的分层分区结构清晰的现代化大电网。特高压电网具有输电能力强、输电损耗低的特点,适用于大容量、远距离传输电能。

目前来说,特高压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的电源控制端、中游的特高压传输线路与设备、下游的配电设备。特高压线路和设备是特高压建设的主体,可以进一步分为交/直流特高压设备、线缆和铁塔、绝缘器件和智能电网等。

研报认为,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带动电网升级改造,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是重点方向。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需配套特高压通道外送,预计2022到2023年或迎来特高压核准高峰,前期、核准、建设节奏有望提速,同时4.55亿kW风光大基地规划或进一步带来新增外送通道需求。配电网为分布式电源消纳主战场,认为主动配电网、企业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或代表未来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方向,建议关注电网二次设备、一二次融合设备、微电网等机会。

电网建设方面,稳增长诉求下投资加码,项目建设预计加快,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是建设重点,输变电设备将带动硅钢、型钢、钢带等钢材品种的需求。此外,智能电网、特高压的发展,带动智能巡检机器人、带电作业机器人的需求以及这些产品所需的钢材消费。

研报认为,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带动电网升级改造,特高压、配电网智能化是重点方向。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需配套特高压通道外送,预计2022到2023年或迎来特高压核准高峰,前期、核准、建设节奏有望提速,同时亿kW风光大基地规划或进一步带来新增外送通道需求。配电网为分布式电源消纳主战场,认为主动配电网、企业级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或代表未来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方向,建议关注电网二次设备、一二次融合设备、微电网等机会。

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并建设智能的调度运行体系。在国家顶层设计和两大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推动下,期间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将迎来新一轮建设。

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内容转发自互联网,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