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防
智慧人防建设以信息化人民防空综合防护体系为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理念,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警报系统全覆盖、管理平台一体化、运维管理智能化、辅助决策程序化,使人防资源更好的实现优化配置和力量整合,放大人防建设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为整个城市提供优质的智能防护。
智慧人防建设是在继承以往建设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引擎,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核心技术,实现人防警报设备、人防工程、重要经济目标、疏散场所等人防各要素基于统一平台进行可视化的集成展现及数据分析,构建覆盖通信警报、工程管理、防护救援、宣传教育等全业务、多领域、全要素于一体的智慧人防信息化体系,为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提供可视化、科学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决策研判,整体提高人防指挥作业效率。
人防警报控制管理平台:可实现无线专网、有线专网、北斗卫星等多制式警报设备统一管控,具有警报控制、地图加载、回执显示、档案管理、运维管理、数据分析等功能。
智慧人防综合管理平台:主要包括防误鸣监控、无线视频巡检、报警信息推送、信息发布和地下人防空间管理五大功能模块,平台基于B/S架构,建设一个服务器,每个功能模块可通过客户端方式独立运行。
人防警报控制系统:采用短波方式组网通信,具有组网方便、安全保密、维护方便等特点,目前在人防警报领域广泛应用,但其易受地形地貌、城市无线电背景噪声干扰、通信距离等多种因素影响,其覆盖范围与通信成功率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导致遥控盲区的存在。
北斗警报控制系统:利用北斗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实现中心与终端的双向通信,因为其不受通信距离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可作为现有人防警报系统的补充,实现警报系统的全覆盖与无盲区。
智能型备用电源系统:不仅为警报二次鸣响提供重要保障,而且可以为无线视频巡检系统的终端设备提供紧急供电保障,还可以利用其广泛分布的通信网络为战时救援指挥和平时救灾提供重要支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防误鸣监控系统:可实现在办公区域进行远程防误鸣检测与控制,解决误鸣“预防难、控制难”的问题,解决警报站点数量多、位置分散、分布范围广、维护力量不足、运维不方便等维护管理痛点。
无线视频巡检系统:利用视频侦测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人防警报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与报警,防止盗窃与破坏;通过远程视频巡检,结合防误鸣监控系统,实现智能运维管理,减少现场巡检次数,降低运维成本。
校园/社区人防警报宣教系统:通过增加多媒体警报器、物联网接入网关等设备,并整合校园/社区已有的广播系统、音视频播放系统和视频联动系统,平时可用于校园/社区日常管理工作,播放天气预报和校园/社区通知公告等内容,并定期进行防空防灾知识宣传、人防疏散演练,增强民众的防空防灾意识,在战时、试鸣时可强制播放相应警报音视频信息,紧急情况可用于疏散指挥、对讲求助、紧急广播等,实现警报系统逐步融入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平时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防战备资源的社会服务价值。
地下人防空间管理系统:人防地下空间面积与场所越来越多,利用率越来越高,确保地下空间“平时安全、战时能用”是对人防部门的要求,但管理有责任,管理无手段,地下空间管理系统通过高度综合、统一及开放的可视化查询,真三维与平面地图无缝衔接,提高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的直观性、层次性、专业性和实用性,实现对地下人防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管理,建成数据共享的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应变能力,全面掌握并盘活已有资源,实现智慧人防。